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關於胃病 >>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病之間的關系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病之間的關系

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有人發現胃內存在一種螺旋狀微生物,由於長期未受到重視,直至上世紀80年代才引起醫學界的廣泛興趣,從各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到1989年才正式將其命名為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屬革蘭陰性細菌,並且是一種專性微需氧菌,該菌含有豐富的尿素酶。幽門螺旋桿菌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和胃黏液的底層。幽門螺旋桿菌在胃窦部數量最多,胃體和胃底則較少。

幽門螺旋桿菌產生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能破壞胃黏膜屏障,能使機體產生炎症和免疫反應,增加胃泌素的分泌,最終導致一系列胃病的形成。

多數研究認為,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唯一傳染源,人與人之間傳播可能為糞—>口,或口—>口傳播。

已明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國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群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為60%左右,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高,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並且與社會經濟狀況、種族等因素有關。

性別、飲食生活習慣、煙酒嗜好、飲用水源等因素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無顯著關系,而年齡、社會經濟狀況、教育程度、衛生條件、居住環境、職業等因素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明顯相關。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致病原因,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除非甾體類抗炎藥所致的潰瘍外,幾乎所有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均可查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證據。同時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也表明,潰瘍病的復發與幽門螺旋桿菌未根除或再次感染有關。在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的關系上,目前認為幽門螺旋桿菌可增加胃癌發生的危險性,同時認為幽門螺旋桿菌與腸型和彌漫型胃癌均有關。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