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息肉 >> 胃腸道息肉和息肉病的內鏡及病理診斷

胃腸道息肉和息肉病的內鏡及病理診斷

  一.胃息肉和息肉病

  (一)胃息肉的內鏡和組織學表現

  胃息肉較結腸息肉少見,一般無症狀,檢查時偶然發現。胃鏡見到的胃息肉是黏膜向腔內限局性隆起,注氣後不消失。可單個或多個,大多數單個發生。息肉表面一般光滑或桑椹樣,少數呈分葉狀,或表面發紅、糜爛、出血,約一半息肉的直徑在0.5~1.0 mm之間,少數直徑小於2 cm。息肉呈圓形或橢圓形。

  病理上將胃息肉分為3類:

  (1)增生性或再生性息肉;

  (2)腺瘤性息肉;

  (3)錯構瘤性息肉。

  胃息肉主要是增生性息肉,多位於胃窦部及胃體下部,直徑常小於2 cm,有蒂或無蒂,一般無惡變傾向。有報道增生性息肉常伴發萎縮性胃炎。Kamiya追蹤56例(93處)增生性息肉5~12年,有2例有非典型增生的病理改變。張艷仙報道107例胃增生性息肉,其中23例伴2~3級非典型增生。

  腺瘤性息肉多位於胃窦部,有蒂或無蒂;息肉表面光滑或有細顆粒感似桑椹樣改變,多數息肉表面色澤較周圍黏膜紅。病理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

  (二)伴有胃息肉的息肉病的內鏡和組織學表現

  1. 家族性息肉病和Gardner綜合症

  常伴有上消化道腺瘤性息肉。胃內息肉可為腺瘤性的,也可為增生性的。胃底息肉多傾向於腺瘤性。內鏡下胃底息肉多呈圓形、無蒂、橘黃色,息肉直徑2~7 mm。十二指腸腺瘤樣息肉多位於降部,直徑5~22 mm,呈多發的、小的白色息肉。

  2. Cronkhite-Canada綜合征

  是非遺傳性非先天性疾病,主要發生在老年,症狀是胃腸道息肉伴皮膚黑斑、脫發、指甲萎縮等外胚層改變。內鏡所見息肉分布於全消化道,多呈彌漫散在分布,胃窦尤為明顯,多無蒂,直徑0.5~1.0 cm,表面光滑,質軟。組織學改變多類似於幼年性息肉,腺體囊性擴張,內含蛋白纖維液體及慢性水腫的炎症固有層,無惡變傾向。

  3. Peutz-Jeghers綜合征和Peutz-Jeghers息肉

  又稱黑斑息肉綜合征,其特征為皮膚黏膜色素斑,胃腸道息肉和遺傳性。胃腸道息肉分布於全胃腸道,常見散在多發,少數單發,小的數毫米,大的數厘米,多有蒂或無蒂,息肉表面不光滑,有許多小葉狀突起,小葉間有深凹的裂溝。質地中等偏軟,組織學上屬錯構瘤。

  二.結直腸息肉和息肉病

  (一)結直腸息肉的內鏡和組織學表現

  我國腸息肉發病率較低,腺瘤好發於直、乙狀結腸,占全結直腸息肉的70%~80%。大小一般為0.5~2.0 cm。小於0.5 cm的稱小腺瘤,組織學上分為小扁平腺瘤、小凹陷腺瘤、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

  1. 小扁平腺瘤

  占腺瘤的8.5%,病理特征為管狀腺瘤組織高度不典型增生,與遺傳性結、直腸癌(CRC)有關,內鏡表現為無蒂的斑片狀的病變或突起的黏膜皺襞。

  2. 小凹陷腺瘤 

  在結腸鏡檢查中只占0.7%。腺瘤中央凹陷處可見腺瘤性腺管,可占據整個黏膜層,腺上皮可有輕度不典型增生。

  3. 管狀腺瘤 

  最常見,占腺瘤的80%,多為蒂型(占85%),亞蒂、無蒂少見。常多發,小於0.5 cm的小腺瘤多由正常的黏膜覆蓋,多數管狀腺瘤為1~2 cm直徑大小,少數大於3 cm,常有蒂、呈球狀或梨狀,表面光滑,可有淺溝或分葉現象,色澤發紅或正常,質地軟。活檢組織學檢查管狀腺瘤由密集的增生的腺體構成,腺體大小、形態不一致,常見有分枝和發芽。

  4. 絨毛狀腺瘤 

  較少見,占10%左右,體積大,一般直徑大於2~3 cm,可達10~20 cm。常呈絨球狀、花壇狀、菜花狀。活檢絨毛結構占據腺瘤的80%以上。

  5.管狀絨毛狀腺瘤 

  中等大小,多為厚柄的蒂,表面部分呈絨毛或結節狀,質軟,活檢組織學呈腺管結構,絨毛結構占腺瘤表面的1/5~4/5。

  6. 鋸齒狀腺瘤 

  由Urbanski(1984年)首先報道,此瘤由呈鋸齒狀腺體組成,而命名為鋸齒狀腺瘤。含較多黏液,屬增生性息肉,有較少成熟細胞。

  (二)結直腸息肉病的內鏡和組織學表現

  1. 結直腸腺瘤病 

  (1)家族性腺瘤病:患者的結直腸內有100個以上甚至數千個腺瘤,有嚴重的惡變傾向,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2)Gradener綜合征:亦為家族性、遺傳性結直腸腺瘤病的范疇,同時伴有骨和軟組織腫瘤;

  (3)Turcot綜合征:結直腸多發性腺瘤,同時伴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結直腸內腺瘤較少,總數不超過200個,惡變早,女性多見;

  (4)多發性腺瘤:也稱散發性腺瘤病,腺瘤數不超過100枚,腺瘤以管狀和混合性多見,發病年齡較大,癌變年齡較高。

  2. 錯構瘤性息肉和息肉病 

  (1)幼年性息肉和息肉病:也稱潴留性息肉,內鏡見息肉多單發,直腸、乙狀結腸多見,息肉多有蒂,直徑1~2 cm大小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狀,也可有分葉,常伴有糜爛或淺潰瘍,明顯充血,呈暗紅色,常易出血,病理為錯構瘤,不會發生癌變;

  (2)Peutz-Jeghers綜合征和Peutz-Jeghers息肉,又稱黑斑息肉綜合征,其特征為皮膚黏膜色素斑,胃腸道息肉和遺傳性。胃腸道息肉分布於全胃腸道,散在多發常見,少數單發,小的數毫米,大的數厘米,多有蒂或無蒂,息肉表面不光滑,有許多小葉狀突起,小葉間有深凹的裂溝,質地中等偏軟,組織學上屬於錯構瘤。

  3.化生性息肉和息肉病 

  又稱增生性息肉。很常見,尤其多見於中老年人,好發於直腸。內鏡下化生性息肉通常為小丘狀隆起,大小多在2~5 mm直徑左右,息肉表面光滑,色澤稍蒼白,與周圍黏膜相同,易反光,質地軟,常單發。組織學改變是腺體增生延長,被覆的腺上皮呈鋸齒狀,腺上皮細胞無異型性,屬非腫瘤性息肉,與癌無明顯關系。

  4. 炎症後息肉和假性息肉病 

  (1)炎症後和炎症性息肉及息肉病:此類息肉繼發於結直腸各種炎症性疾病。內鏡所見此類息肉一般無蒂,形態多為丘狀或不規則形,多似綠豆、黃豆,有些呈樹枝狀、蠕蟲樣、高柱狀或索條狀,有些呈黏膜橋狀;息肉表面光滑,顏色與周圍黏膜相同,質軟。一般不發生癌變,它比周圍炎症的黏膜惡變傾向小,因此在對慢性炎症性腸病防癌追蹤觀察時,應取假息肉周圍黏膜而不是從假息肉處獲得。

  (2)血吸蟲卵性息肉和息肉病:由血吸蟲卵沉積於腸壁並刺激上皮和結蒂組織增生而形成。內鏡見好發於右側結腸,一般無蒂型,大小數毫米到1厘米左右,表面光滑,色黃白或充血發紅,質軟至中。組織學改變為黏膜上皮增生或黏膜下纖維結締組織增生,間質中有血吸蟲卵沉積。

  (3)良性淋巴樣息肉和息肉病: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細胞和增生的淋巴濾泡組成。內鏡發現孤立的良性淋巴息肉多發生在直腸,單發或散在數枚;常無蒂;表面光滑,色澤相同於周圍黏膜或稍蒼白,質軟。組織學改變為黏膜下大量淋巴細胞,分化正常,無包膜和淋巴窦,不發生惡變。

  5. 其它

  (1)黏膜肥大性贅生物:腸鏡下見為一些無蒂光滑、體積多在0.5 cm直徑以下、少數直徑達1 cm的小息肉,顏色同周圍黏膜,質軟。組織學上僅見黏膜增生隆起,腺體被覆上皮無異型性。不發生癌變。

  (2)Cronkhite-Canacla綜合征:非遺傳性胃腸道息肉病伴皮膚黑斑,脫發,指甲萎縮等外胚層改變。中老年發病。內鏡見息肉分布於全消化道,結直腸中息肉多呈彌漫散在分布,部分腸段可密集呈地毯樣,多無蒂,以直徑0.5~1.0 cm為多見。表面光滑,質軟。組織學改變多類似於幼年性息肉,腺管呈囊性擴張。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