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治療 >>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還需心理療法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還需心理療法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功能性胃病。此病過去常被診斷為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腸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功能性消化不良、厭食症、神經性嘔吐和胃痙攣等。近年來,我國消化內科學界倡導統一使用非潰瘍性消化不良這一診斷用語。本病在短時間內雖難徹底治愈,但也不會發展成潰瘍病或胃癌。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發病率很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人群中該病的患病率約為10%。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尚未徹底闡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一、胃運動功能障礙。胃蠕動緩慢,排空期延長,食物在胃內長時間滯留,故可導致消化不良。二、精神因素。研究表明,本病患者多存在急躁、抑郁、疑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少數患者有失眠、精神緊張等神經症狀。精神因素可通過自主神經影響胃腸道的運動、分泌及供血。三、幽門螺桿菌(HP)感染。在半數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黏膜中可檢出HP。有些患者飯後腹脹可能與此有關。因為此菌能產生大量的尿素酶,此酶分解胃黏膜上的尿素,形成氨與二氧化碳,從而引起腹脹。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常見症狀包括間歇性或持續性上腹痛和不適,以及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燒心、反酸、腹脹、嗳氣等。這些症狀至少持續1個月以上,自感症狀多且嚴重,但胃鏡和/或鋇劑上消化道造影,以及肝膽胰B超、CT檢查均未見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患者的主觀症狀多,而客觀檢查陽性發現少或無。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治療單靠藥物不行,必須配合包括心理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

藥物治療可以適當選用促胃動力藥物。

心理治療患者應卸掉思想包袱,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精神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治療。

抗HP治療適用於HP陽性的患者,目前認為三聯療法最好。三聯藥物是指膠體次枸橼酸鈉加以下藥物中的任何兩種:阿莫西林、甲硝唑、紅霉素、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等。

對症治療伴有上腹痛的患者,可選用溴必利、普魯本辛、顛茄片、阿托品或654-2片等;腹脹、嗳氣嚴重者,可選用二甲基硅油或消脹片;惡心、嘔吐者,可選用維生素B6;燒心、反酸者,可選用胃舒平、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洛賽克或西咪替丁等。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