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常識 >> 什麼是膽汁反流性胃炎

什麼是膽汁反流性胃炎

  胃酸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胃、食管疾病的致病因子,“無酸無潰瘍”這一觀點至今仍被廣泛接受。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經歷二十多年的研究,逐步認識到它也是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乃至胃癌的“元凶”。而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發現,我們消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膽汁,若反流至胃或食管,同樣會變成致病因子,膽汁反流與食管、胃的許多疾病密切相關,與胃酸、幽門螺桿菌一樣,是另一個重要的上消化道疾病的致病因子。      

    膽汁反流性胃炎,又稱膽汁性胃炎、鹼性反流性胃炎、腸胃反流病、十二指腸胃反流病,是由於含有過多膽汁的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致胃黏膜的炎症,發生在非手術胃的膽汁反流性胃炎稱為原發性膽汁反流性胃炎,而胃幽門術後引起膽汁反流的胃炎,稱繼發性膽汁反流性胃炎。

  “反流”是如何形成的

  正常情況下存在十二指腸胃反流,這是生理性的,通常無害。一方面,胃幽門括約肌有阻止十二指腸內容物入胃的能力,另一方面,胃窦部充分的蠕動,能將胃內容物清除。繼發性膽汁反流是胃術後幽門括約肌切除無抗反流作用造成的。原發性膽汁反流的發病機制是胃幽門十二指腸協調運動失調,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逆蠕動增加、胃排空延遲使過多十二指腸內容物潴留在胃內,腸液中主要是膽汁酸、膽鹽和溶血性卵磷脂,是損害胃黏膜的主要成分。這些物質通過清除胃黏膜表面黏液,抑制保護性胃蛋白酶活性,損害胃黏膜屏障,使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炎性滲出物增多、毛細血管瘀血、血流量減少、胃泌素分泌增加,干擾胃酸分泌,並因反流液呈鹼性,導致胃內細菌過度生長,各種刺激造成胃炎、潰瘍,甚至發展成胃癌。

  臨床有何表現

  膽汁反流性胃炎病人的臨床表現以消化不良症狀為主,主要症狀為上腹疼痛、燒心、惡心、嘔吐膽汁,少數病人可有胸骨後疼痛、燒灼感,也有病人伴有腹脹、早飽、嗳氣、厭食等。可以某一症狀為主,也可有多個症狀重疊。有些患者有飲食、精神等誘發因素,但多數無明確的原因,單純抗酸劑多無效。極少數病人因糜爛性胃炎伴消化道出血而出現黑便或潛血陽性。少數病人無任何上消化道症狀。

  不少病人出現體重減輕、惡心、貧血、傾倒綜合征、慢性腹瀉,還有相當部分病人表現出失眠多夢、心悸、頭暈、精神萎靡等神經精神症狀。

  應做哪些輔助檢查

  首先,內鏡檢查是確診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方法,它除了可見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外,胃腔內有黃綠色膽汁,胃黏膜有膽汁瘀積斑,有時可見幽門口有十二指腸液反流。

  其次,核素檢查是用99mTc標記膽汁,通過肝髒分泌至十二指腸看有無反流,胃內24小時膽汁監測也是判斷有無膽汁反流的可靠方法。

  藥物治療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目前十分困難,無法完全治愈,藥物停用後無法阻止膽汁反流的發生或膽汁對胃黏膜的損傷。目前的治療藥物包括絡合膽酸、促胃腸動力藥、胃黏膜保護劑、抑酸劑等。

  1.絡合膽酸

  有陰離子交換樹脂,其代表藥物有消膽胺和考來替泊。主要與膽酸結合後經腸道糞便排出,阻斷了膽酸的腸肝循環,影響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鋁碳酸鎂(達喜),它在胃內有結合膽酸和溶血性卵磷脂的能力,在酸性環境下結合率達100%,可減少膽汁對胃的刺激。

  2.促胃腸動力藥

  能增強食管、胃的蠕動,改善胃腸道排空和胃窦十二指腸協調收縮,減少膽汁在胃內停留時間,如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

  3.胃黏膜保護劑

  有鋁碳酸鎂、硫糖鋁、枸橼酸铋鉀等,胃內形成保護膜,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對胃黏膜損傷,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增加前列腺素 合成。

  4.抑酸劑

  有H2受體阻滯劑及質子泵抑制劑,如法莫替丁、奧美拉唑等,抑制酸的分泌,可減輕膽酸對胃損傷作用。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