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症狀 >> 胃達喜與普瑞博思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胃達喜與普瑞博思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膽汁反流性胃炎常見於胃切除術後及幽門功能不全者,而膽汁酸是導致胃粘膜損傷的重要因素。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反酸、嗳氣、燒灼感等症狀。從1997年10月~1999年10月我們應用胃達喜與普瑞博思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30例,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患者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5±12歲,其中胃大部切除術後36例,所有患者因腹痛、腹脹、反酸、惡心、嘔吐等症狀就診,胃鏡示胃底粘液池有較多量膽汁潴留,胃體胃窦粘膜充血水腫,並有膽汁斑附著,幽門口或吻合口用胃鏡頭端靜止觀察1 min仍見膽汁反流,重者出現粘膜糜爛、粘膜下出血點。病理示有不同程度的粘膜急慢性炎症、糜爛和部分腸上皮化生。

1.2 藥物治療 88例患者隨機分T+P、G、D三組。T+P組(30例)服用胃達喜片每日3次,每次1.0 g,餐前咀嚼服下,普瑞博思片每日3次,每次10 mg,餐後溫水送服;G組(30例)服高舒達每日2次,每次20 mg,早晚餐後溫水送服;D組(28例)服德諾片每日2次,每次240 mg。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抗酸劑、抑酸劑、結合膽酸及影響胃動力藥物。

1.3 療效評定 治療4周後由同一醫師行胃鏡復查,同時取病理及Hp檢查。顯效:腹痛、腹脹、反酸、惡心、嘔吐等症狀消失,胃鏡檢粘液池內膽汁消失,幽門口膽汁反流消失;有效:症狀明顯減輕,膽汁反流減少;無效:症狀及胃鏡檢查均無明顯改變。

2 結果

T+P組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總有效率達96.7%,顯效率90.0%,G組總有效率46.7%,顯效率20.0%,D組總有效率57.1%,顯效率14.3%,T+P組與G、D組之間臨床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5)。G、D組之間臨床療效差異無顯著性(P>0.05)。

3 討論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它是由於十二指腸胃反流所致,當胃腸動力紊亂,十二指腸出現逆蠕動,此時又存在幽門功能障礙時,則可發生腸胃反流,若反流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反流量大,則可引起胃粘膜損傷。十二指腸反流物中,膽汁酸為胃粘膜損害的主要因素,它可致非特異性胃粘膜損害,直接損傷胃粘膜屏障,還可刺激胃窦G細胞分泌胃泌素而抑制幽門括約肌,促進膽汁反流,行成惡性循環。胃達喜的活性成分為鋁碳酸鎂,可有效的中和胃酸,使胃內保持最適的pH3~5,並在酸性環境下結合胃內膽汁酸,胃蛋白酶,有效消除膽酸對胃粘膜的損害,故能迅速緩解腹痛等症狀。普瑞博思可以刺激腸肌神經叢中5-TH,選擇性地釋放乙酰膽鹼,增強胃排空,消除胃動力紊亂,有效地減少膽汁反流,兩者聯用既能結合反流的膽酸,又能減少膽酸反流,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首選方案。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